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,流传着八个超赞的故事,其中最牛的要属志愿军里的狙击高手张桃芳。他一个人就干掉了好多敌人,战绩高到离谱,后来还进了“世界十大狙击手”的榜单。但这还不是最神的,最让人吃惊的是,他打完仗,从枪林弹雨里活着回来,身上居然连个小伤口都没有!
那时候,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远不如现在,所以当张桃芳的事迹传开后,很多人都半信半疑,对他上报的数据表示怀疑。就连张桃芳所在部队的军长皮定均也不例外,按理说,自己手下的士兵这么出色,他应该很高兴才对,但他却对这个看似不真实的战绩产生了疑问。
皮定均专门安排了人去查证张桃芳报的战功是不是真的。张桃芳有真功夫,根本不怕领导派人查,他当着检查人员的面,砰砰砰,就连续打死了三个美军。连检查人员看了都惊叹不已,这样的神枪手,真是太难得了。
那么,张桃芳是怎么当上狙击手的呢?他打枪的技术到底有多牛?还有,他在朝鲜战争中是怎么做到毫发无损的?这一切都得从他跟着部队去朝鲜打仗那会儿讲起。
【狙神的蜕变】
朝鲜战争爆发后,为了保护咱们国家和人民的安全,中国派出了志愿军去朝鲜帮忙打仗,叫做抗美援朝。张桃芳就是其中一员,他是24军72师214团8连的一名勇敢的志愿军战士,跟着大伙儿一起,跨过鸭绿江,去了朝鲜战场。
张桃芳当兵已经超过一年了,可他还没真正打过仗。现在到了朝鲜,眼看就要上战场和敌人拼杀了,他心里既期待又害怕。他怕自己会牺牲,但一想到一年多来的刻苦训练,终于能真枪实弹地和敌人干上一仗,又莫名地激动起来。作为战士,张桃芳不知道这次要走到哪里去,反正就是跟着部队一直往前走。
走了半个月的路,214团总算是到了元山驻地。张桃芳他们8连被安排在了旁边的一个小村子里。就是在那儿,张桃芳参加了到朝鲜后的第一次训练考核。8连的战士们排得整整齐齐,连长开始整顿队伍并给大家讲话。
连长说:“今年一开始,领导就告诉我们,得好好重视步枪。步枪在战场上可没过时,它对单个目标威胁特别大。所以,我们练步枪可不能太放松!”
随后,听到名字的人就开始打靶测试了。当念到张桃芳时,他心里突然有点发慌,他走出队伍,摘下背上的枪。他对这把枪还不太熟,因为这是苏联提供的新武器。
张桃芳拿的枪是苏联造的,叫M1944式莫辛-纳甘步枪,志愿军战士喜欢叫它“水连珠”。这把枪的枪管子短,打出去的子弹比较散,跟他以前用的枪不太一样。
张桃芳端起枪,眼睛、准星和靶心三点对齐,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,扣动了扳机,动作流畅无比。只听“砰砰砰”三声枪响,考核人员上前查看靶子。结果却让张桃芳非常失望,他原本对自己的枪法挺有信心,可没想到到了朝鲜第一次打靶,三枪竟然都没中,按当时的说法,就是连续三次都吃了“零蛋”。
这事儿让张桃芳在全连面前丢了脸,自信心被狠狠地打击了一番。没多久,部队又要往前线出发了,可张桃芳因为能力问题被调去了炊事班。他心里当然不服气,可到了炊事班,摸枪的机会就更少了,想上阵杀敌立功的愿望也越来越渺茫。张桃芳咬了咬牙,决定找连长说说,看能不能回连队去。
连长转头问张桃芳:“你为啥想去连队上战场呢?总得有个奔头吧!是打算成为大英雄,还是甘愿当个小涮锅?”
这话一下子就让张桃芳心里燃起了斗志,他回答说:“我从来没想过要做大英雄,也不想当缩头乌龟,我就想立个战功,寄回家给亲人报个喜讯,这样才对得起家里的爸妈、老婆和孩子,也对得起我保卫国家的初心。”
连长觉得张桃芳的想法挺有道理的,心里装着国家和家的人才能更有拼劲,所以就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,把他调回了原来的部队。就这样,张桃芳又从炊事班回到了前线。
1953年1月份,大家来到了上甘岭,也就是那个597.9高地,这儿正是之前战斗英雄黄继光英勇献身的地方,所以上甘岭是个很有名的战略地点。那时候,朝鲜战场上两边已经打得不相上下了,正在商量着要谈判呢。而双方的军队也都在使劲儿打,想着能在谈判时能占点优势。
敌我两方的阵地距离有四百多米远,可两边的条件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我们这边为了躲避敌军的空袭,连灯都不敢开,做饭也不敢生火。而美军那边呢,晚上过得可滋润了。看到这种情形,不光是张桃芳气不打一处来,就连军长皮定均也是心里憋着一肚子火。
皮定均打算在每个班里组建一个三到五个人的狙击小队,专门去对付敌人的单个目标。张桃芳一听,立马跑到班长滕志平面前,要求加入狙击小队。滕志平心里清楚,张桃芳这段时间训练得很努力,但之前的考核成绩确实不太好。所以,滕志平就把这事儿上报给了排长,让排长来定夺。
不过挑狙击手小队的事儿得营长说了算,排长也做不了主,这事儿就一层层报到营长那儿去了。连长跟营长说:“张桃芳回到连队后,天天玩命地练,一得空就拿着枪比划,头一回考核成绩是不咋地,但他绝对是连里最拼的那个。”
营长听完报告,觉得张桃芳刻苦训练能给其他战士带好头,就打算亲自去考考他。结果打靶时,张桃芳真没让人失望,营长点的三个目标全给打中了,他也顺利地进了狙击小组。
狙击小组光会打不会动的靶子可不行,战场上敌人不会乖乖站着挨打。接下来的考验就是真刀真枪的实战了。张桃芳头一回上战场,连着开了12枪,结果一个敌人也没打中,反而差点被敌人的炮火给伤了。
晚上,班长滕志平瞧见张桃芳闷闷不乐地坐在地上发呆,就走过去问他打仗打得咋样了。见张桃芳情绪低落,滕志平班长便把自己多年的心得传授给了他,说打仗的时候关键是要预判,得朝着敌人将要移动到的位置提前一点瞄准,这样才能一枪打中。
张桃芳听了班长分享的经验后,效果真不错,第二天就干掉了一个敌人。他一边打仗一边学习,杀敌数每天都在往上涨。到了第40天的时候,他只用了240发子弹,就干掉了71个敌人,成了连里最厉害的狙击手。
说白了,张桃芳其实更应该被称作神枪手,而不是狙击手,毕竟他用的那枪不是狙击步枪。他能打出这么好的成绩,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天赋和后天的苦练。也是因为用的武器不行,所以军长皮定均对张桃芳杀敌的记录有点怀疑。
【来自军长的质疑】
志愿军的狙击小队让美军头疼不已,这事儿军长皮定均特别关注。当他翻阅上报的杀敌情况时,看到张桃芳的战绩,一下子愣住了。这样的战绩在朝鲜战场上可是从来没见过,皮定均心里犯嘀咕,怀疑这战绩是不是为了立功而瞎编的,所以就赶紧把参谋叫来,想问问这到底是咋回事。
皮定均问参谋:“你看了214团8连张桃芳那小子的杀敌记录没?听说他247发子弹打下了71个敌人,这事儿靠谱不?”
参谋回话说:“这事儿搁一般人身上,还真让人难以置信。但我们也就瞅瞅数据,至于他到底行不行,那就不清楚了。”
皮定均弯下腰,从床底抽出一双皮靴,转过身递给参谋,说:“你去瞅瞅那个张桃芳,看他是不是真的枪法如神。你得亲眼看着他打死三个敌人,要是真的,这双总部给的皮靴就赏给他了。要是发现他在糊弄人,那从上到下,一个都别想逃处分!”
参谋找到张桃芳后,担心他知道是军长来检查会紧张,于是就说看到他的记录觉得非常了不起,想来学习学习。张桃芳看到有首长来观看他打狙击,心里特别兴奋。
第二天,天还没破晓,张桃芳就拽着参谋一块儿进了阵地,把参谋安顿在一个既隐蔽又能看清四周的好地方,还特意叮嘱他千万别露头,因为敌人的狙击手也正盯着咱们的地盘呢。说完,张桃芳拎起枪,爬上了一个狙击点。
天刚蒙蒙亮,离这儿大约三百米远的敌方阵地上,模模糊糊出现了个人影。张桃芳不慌不忙,等所有准备都做好了,就开始对准敌人。只听“砰”的一声枪响,敌人立马倒下了。这时,旁边又一个敌人发现情况,跑过去想看个究竟,没想到“砰”地又是一枪,这一回直接打中了那敌人的胸口。
这时候,张桃芳站的狙击台上被一连串机枪子弹打中,他赶紧回到了阵地里。参谋是个老将,一看就知道他们俩被敌人盯梢了,情况不妙。敌人一开始乱扫,后来改成瞄准打,没多久枪声就停了。
张桃芳拿枪托顶起钢盔,一点点探出阵地外头,可没见子弹飞过来。看来对面也是个行家,这种小伎俩根本骗不了他现身。这样一来,敌人躲在暗处,我们却在明处,想甩掉他们可就难了。
张桃芳现在心里也很着急,其实是有办法让敌人开枪的,只不过那样挺危险的。想了想,张桃芳还是决定豁出去了,他猛地一使劲,从阵地上冲了出来,穿过一片空地,跳进了另一个掩体里。
果然没错,敌人中招了,一连串子弹飞了过来。不过敌人的动作还是慢了点,十几发子弹都没能碰到张桃芳。张桃芳顺势而为,假装被打中,倒在地上,然后一心一意地观察对面的阵地。
尽管敌人藏得很隐蔽,但露出的枪管子还是让他露馅了。在两块大石头挤着的地方,挺着一挺机枪,往机枪那头一看,就见一个戴着钢盔的脑袋。张桃芳瞅准时机,啪的一枪干掉了躲在石头后头的敌人,危险这才过去。
这一场较量过后,参谋不仅觉得张桃芳枪法了得,更是打心底里佩服他的勇气和聪明才智。张桃芳啊,真是个百里挑一、不,万里挑一的神枪手!要是这样的狙击手站在对立面,那志愿军得吃多少亏,想想都让人后怕。
张桃芳因为表现出色,赢得了军长送给他的一双皮靴作为奖励。但他没舍得穿,而是用皮靴来装蛋壳,因为他觉得每个蛋壳就代表他打败了一个敌人。没多久,一只皮靴就被蛋壳装满了。
参谋把张桃芳的表现告诉军长后,张桃芳得到了去射击训练班进修的机会。在训练班里,他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。回到前线,他把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经验一结合,枪法变得更厉害了,每次打仗都有不小的收获。
都说爱出风头易遭殃,张桃芳的大名也飘进了美军头头的耳朵里。美军头头专门找了个最厉害的“反狙击专家”,打算一举拔掉这颗“肉中刺”。两个顶尖狙击高手要上演一场巅峰对决,最后谁会赢呢?
【狙神之间的对决】
这天,张桃芳像往常一样,一大早就溜达到了阵地。他一迈进三号狙击位,就听到子弹嗖嗖地飞过。张桃芳机灵得很,立马趴进了交通壕。嘿,今天这形势有点儿不对劲啊,他明显觉得这次的对手比以前的都厉害多了。张桃芳不敢大意,精神高度集中着。
张桃芳凭着自己的经验,很快就瞧出敌人的武器是机枪,一口气能打二十发子弹。于是,他又使出了老招数,想用钢盔把敌人引出来。但没想到,今天的对手是个老狐狸,根本不吃这一套。虽然张桃芳心里有点紧张,但他的斗志却更旺了,这么多天来,总算碰上个像样的对手了。
张桃芳没办法,只能冒险用自己吸引敌人现身。他猛地往狙击台冲去,可敌人机灵得很,立马就发现了。张桃芳怕被击中,赶紧跳进狙击台左边的隐蔽处,敌人见状也就不再开枪了。
张桃芳悄悄地伸出头,瞅瞅对面啥情况,结果看到有两把机枪正朝着别的地方开火呢。他一下子就明白了,这是敌人设的圈套,要是自己忍不住去打那俩家伙,藏在暗处的狙击手肯定立马就要了自己的命。
虽然形势很危急,但张桃芳一直保持着冷静,心里明白现在最大的对手就是敌人的狙击手,这家伙真的很难对付。敌人发现了张桃芳的位置,立刻就射来了一连串子弹,张桃芳赶紧躲回了掩体里。
张桃芳心里明白,自己得沉住气,不能慌。他发现敌人老是打狙击台的左边,所以就绕着狙击台,悄悄躲到了右边的掩护物后面。他也不清楚敌人有没有察觉他换了位置,于是先把枪伸出去,平平地放在掩护物上。
过了好久好久,敌人还是一直没朝右边的掩体开枪,看来他们还没察觉到我们换了地方。为了保险起见,张桃芳打算再等等看,现在啊,就比的是谁更有耐心了。
过了十几分钟,敌人还是只顾着朝左边的掩体开枪,压根没留意到右边。张桃芳在心里悄悄数数,一、四、七、十……一直数到二十,就在这时,敌人正好在换弹夹,张桃芳瞅准机会,猛地从右边的掩体里站了起来。
枪把靠着肩,枪口对准敌人的头,就在这时,张桃芳察觉到敌人也瞅见他了。现在就看谁手快了,谁先开枪谁就能活命,高手过招就是这样,胜负往往就在一眨眼的功夫就定了。
“嘭!”枪声一响,对面敌人的头上就多了个洞。与此同时,敌人的子弹嗖的一下从张桃芳头皮边擦过。张桃芳胜了,此刻他的心砰砰直跳,心想要是动作慢半拍,或者那子弹再往他头上偏点,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。
张桃芳虽然保住了性命,但他明显感觉到这次的对手很厉害。后来他才得知,原来自己杀掉的是美国有名的狙击手艾克上校。
【上甘岭“狙神”】
张桃芳干掉美军一个有名的狙击手后,一下子就火了。没多久,抗美援朝战争就打完了,他带着一堆荣誉勋章回到了祖国。从加入狙击小组到战争结束,总共才不到4个月,真正上战场的天数也就32天。他总共打了442发子弹,干掉了214个敌人,一下子就成了志愿军里的“狙神”。因为这个,他还被评为了志愿军的特等功臣、二级英雄,并且得到了朝鲜的一级国旗勋章。
张桃芳用过的那杆枪,现在被放在了中国军事博物馆的抗美援朝战争展厅里。展柜底下写着张桃芳的勇敢故事和他出色的战斗成绩。这样的战绩,不管在世界上的哪场战争里,都能算是个奇迹。
1954年,张桃芳回到祖国后,被调到了空军,在高密第一训练基地当上了开歼击机的飞行员。退役后,他又去潍坊空军的一个师里做了政治教导员。张桃芳这一辈子都在为国家拼命付出。到了2004年,中央电视台还根据他的故事,拍了部叫《狙击手张桃芳》的电视纪录片。可惜啊,2007年10月29日,这位有名的“狙神”在山东潍坊因为生病,没能治好,去世了,那时候他77岁。
说到张桃芳打了那么多仗却毫发无损,他生前接受记者访问时说:“我其实和大家一样,也怕死。但我心里特别爱祖国和中华民族,所以上战场我不怕。美军的狙击手也很厉害,但他们打不中我,是因为他们怕被我打中。俗话说得好,狭路相逢勇者胜嘛。”
#图文创作激励计划#
